原平市佳地園小區:黨建引領戰“疫”情 守好居民“向背”心
(趙彥龍 高云飛 溫金亮)原平訊: 樹欲靜而風不止,心期盼而“疫”突至。時間定格在2022年11月7日立冬這個時節,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國內多點爆發,繼而波及山西,省內大同、運城、太原、朔州等市相繼淪陷,忻州所屬保德、寧武、繁峙、定襄等縣涉疫。正當人們用微信互相祝福,慶幸原平這塊風水寶地與疫情擦肩而過躲過一劫的時候。原平市政府防控辦發布第48號通告,公布兩例初篩陽性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的有關信息。頃刻間把原平市民從僥幸的心理中拉回現實。隨后,原平市實行整體靜默管理,南城街道建設街社區佳地園小區,因出現疫情被封控。一場與疫情賽跑的防控阻擊戰、凈土保衛戰,就此在佳地園小區拉開序幕,居住在小區來自原平不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95名共產黨員與1200余戶2200余居民眾志成城命運與共,肩手相連同心戰“疫”,譜寫了一曲新時代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的抗疫戰歌。
擎黨旗建組織,鑄牢戰“疫”鋼鐵堡壘。從2020年初武漢大規模爆發疫情至今,喊了三年的“狼來了”,這一次是真正地、近距離、面對面出現在我們身邊,對于原平市南城街道建設街社區佳地園小區而言,不僅是“狼來了而且進家了”。11月8日,佳地園小區B3樓發現感染病例,被原平市防控辦列入高風險區,小區隨即在上午10點左右被徹底封控。習慣了按步就班正常生活的居民,面對突然來臨的疫情,一時間不知所措亂了陣腳,便利店擠滿了大包小包搶購居民,有的在外上班回不了小區,有的單位有事出不了小區,各種各樣情況讓小區居民恐惶心理和不穩定情緒逐步抬頭。
樹起黨的旗幟。高風險區需要封控;全員核酸檢測需要按時完成;小區動態清零需要推進;小區生活秩序管控需要保障;居民情緒需要疏導等等,疫情防控工作最緊迫任務擺在了建設街社區黨組織面前。黨委書記高云飛同志審時度勢,針對市委組織部關于黨員干部就地就近轉為社區疫情防控志愿者的緊急通知,和佳地園小區當前迫切需要黨組織延伸進駐,實施強有力組織領導抗疫的現狀,在社區包聯領導市委組織部部長李澤同志和南城街道黨工委關心指導下,與市直包聯幫扶佳地園小區的住建局領導共同研究決定,立即成立佳地園小區臨時黨支部,加強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領導。于是由95名黨員參加,市應急保障中心主任(正科級)劉永平任書記,市住建局副局長孫新局同志(市駐佳地園包聯幫扶單位)擔任抗疫總指揮,子干聯校賈海軍老師、省政法委工作人員付曉夢負責日常事務的臨時黨支部宣告成立并立即投入工作。
凝聚廣大黨員。佳地園戰“疫”之初,臨時黨支部迅速收攏小區黨員,讓黨員歸隊找到組織,著手登記黨員信息,建立黨員信息臺賬,建立佳地園黨員志愿服務微信群,并根據小區地域,將全體95名黨員分別編入A、B、C、D、E、西區6個黨小組,對黨員實施管理,領導黨員落實疫情防控工作。
打造戰斗堡壘。臨時黨支部根據佳地園疫情防控工作的實際需要,將黨員按兩人一組,每組4小時,身著防護服對B3樓高風險區進行封控值班,管住該管的人;組織精明強干的黨員干部,建成6支黨員志愿服務隊,統一著紅馬甲、紅袖標協助6個核酸采集點位維持秩序、做好居民核酸檢測服務;動員部分女黨員加入到核酸采集點完成居民身份證錄入信息工作;安排23名黨員做為樓棟包聯責任人,對各樓棟48戶居民進行疫情防控宣傳動員、上傳下達,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百米”工作;與此同時臨時黨支部抽調專人與小區物業每晚進行兩次夜間巡邏,確保不出任何問題。
臨時黨支部成立伊始,小區幾個主要地段立即樹起了鮮紅的黨旗,處處閃耀著身著紅馬甲、臂戴紅袖章的黨員志愿者,許多居民用充滿信賴地神情表達到“看到你們,就找到了黨,我們就有了主心骨,不怕了心安了”,一時間紅馬甲、紅袖章嚴然已成為共產黨員的特有名詞和標志。小區升起的是黨的旗幟,放下的卻是兩千多居民不安的心,它既代表了小區凝神聚氣的黨組織,更筑起了小區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指揮中心、戰斗堡壘!
拼黨性沖毒霾,勇擔戰“疫”攻堅先鋒。在抗疫的日夜里,佳地園的黨員、志愿者人人充當急先鋒,個個無私為居民。
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垂范發揮帶頭作用。市委組織部李澤部長,幾次親臨小區B3樓高風險區直面被感染風險,查檢小區疫情防控工作存在的疏漏;建設街社區高云飛書記、包聯幫扶單位住建局副局長孫新局,連續幾晝夜未回家吃住在佳地園小區坐鎮指揮抗疫;11月10日小區已連續第四輪進行核酸檢測,取樣數目與實際住戶疑有差異,市工會主席趙世偉對所包聯的D1號樓48家住戶,不厭其煩地逐戶逐門核對核酸檢測信息,并進行認真登記,將結果第一時間報臨時黨支部。市紀委常委帥智升對小區6個核酸采集點位逐點監督檢查,提出整改建議。
不懼危險關鍵時刻挺身而出。11月11日晚21點40分,天空下著中雨,小區漆黑而死一般寂靜,子干聯校老師黨員賈海軍放心不下,自發地拿起手燈任憑雨淋,一圈又一圈巡視著小區每個角落;11月12日高風險區B3樓下要搭設值班帳篷,住建局黨員常硯飛手拿鐵鍬整理地面衛生并組織人員搭設帳篷一干就是兩個多小時;熟悉疫情防控情況的交通局黨員趙彥龍,已從早上5點開始在核酸采集點服務5個多小時,又穿上防護服主動接替高風險區值班同志,迎接上級檢查,一站又是兩個小時;11月14日,西鎮聯校長王剛主動在小區大門口值班,登記從忻州返原學生信息;市衛生和體育服務中心王躍武、京東快遞趙健,無論是小區大門口值班,還是其他崗位需要,只要在微信群發出召喚,總是第一個報名參加。
不圖名利,拼的是黨員本色和黨性。市委示范幼兒園教研室主任高飛燕同志,身患高血壓、腰間盤突出等多種疾病,疫情來臨主動聯系網格員參加核酸檢測錄入身份證信息工作,每天早上僅靠一顆雞蛋、一袋牛奶支撐,穿著密不透氣的防護服一干就是6個多小時,連續參加7輪核酸檢測,后又加入到上門對重點人員核酸采集行列;原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書記韓偉民,從原平117疫情發生后就報名參加核酸采集志愿服務隊,次次核酸從未缺席,且每天第一個到達核酸采集點現場,做好準備工作,11月17日已是原平解封后的第二天,全市進行全員核酸檢測急需志愿服務人員,韓偉民立即報名協助社區完成檢測任務;市中心醫院護士劉未,愛人被封控在小區之外,自己每天把女兒留在家里參加小區居民咽試子取樣任務,雨后的11月12日,是原平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氣溫已近零度左右,她戴著一層薄薄的一次性防護手套,連續5個小時,在消毒、取樣重復動作中,完成了對295名居民的檢測,到最后兩手凍僵都快失去知覺,取暖半小時才恢復正常。
這一個個、一幕幕黨員志愿者們感動小區的瞬間回放,和電話里、微信群出現最多的“我是黨員,我去吧”、“讓我來”字樣,定格了佳地園小區黨員志愿者們的奮勇擔當。小區的網格員感慨到:“這群人就是與其他人不一樣,關鍵時刻就能站出來”。他們不愧是新時代挺身而出的凡人,舍身戰“疫”的前沿英雄。
沉一線守民心,開啟戰“疫”同頻共振。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就是一個抗疫的先鋒和榜樣,就會穩住疫情環境下的一片民心。
把實事做精做細取信民心。由于小區從11月8日徹底封控,環衛工人無法進入,幾天來,小區環境衛生極差,對疫情環境下小區居民身體健康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11月14日臨時黨支部一經呼吁,60余名黨員志愿者及部分居民拿起掃把、鐵鍬等工具,在各自的區域徹底清理小區環境,E區黨員數量有限,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孫文平,第一個站出來下手清理垃圾,帶動其他黨員全身心投入清理工作,一上午,小區角角落落到處是穿著紅馬甲、戴著紅袖標,低頭打掃衛生的身影,此情此景居民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省政法委工作人員付曉夢,看到B3樓高風險區值班人員缺乏防護用品,利用私人關系從社會上找來20多套防護費、500個N95醫用口罩的捐贈,解決了燃眉之急,小區居民很受感動。
志愿者、網格員相互學習互為動力。網格員是基層治理的最末端,是社區管理的基樁。在抗疫的幾天來,佳地園小區網格員王利平、郭永霞、郭林楠分別帶領著3至5個黨員志愿者,在工作中互為對方的奉獻精神所感染,網格員們從原平117疫情爆發至今,已連續進行了八輪核酸檢測,她們頭一天晚上12點過后領用物資,第二天凌晨4點多就得起床做好核酸檢測準備,每天休息不到3小時,身體極度疲勞和透支。王利平家住小區,居民們習慣稱她為“利平姐”,家里有了大小事總向她提出求助,她總是不厭其煩地給予最佳解決方案。郭永霞一門心思撲在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僅與小區一墻之隔的家反而很少眷顧,她們幾乎沒日沒夜地穿梭在小區的樓棟間院子里。小區居民動情地稱贊她們是“新時代最美逆行者”。
提振居民抗疫信心激發居民強大正能?挂叩倪@些天來,黨員志愿者的挺身而上,社區網格員的默默奉獻,幾乎每天都在感動著小區居民,激勵著小區住戶,弘揚著小區正能,營造了小區眾志成城,同心抗疫的良好氛圍。家住C4樓三單元的安嘵紅女士,第一時間參加小區志愿者,每天負責錄入身份證信息和維持秩序工作,11月9號從網格員處,聽說C2樓四單元302房的常女士,家中未備食品幾乎斷頓的情況,立即從自己家里取來面、菜、粉條、面包、紅暑、衛生紙等食品和生活用品送給常女士,未留下住址和姓名,任憑常女士多次追問并請求添加徽信,均給予拒絕,體現了小區居民不圖名利互幫互助的精神風貌;11月10日,C2樓四單元一住戶看到網格員們異常辛苦,從家里提了一袋大米,送到核酸檢測點上,硬塞給網格員而不留姓名,表現出了對社區網格員工作的認可和尊敬。
疫情無情人有情。原平117疫情以來,佳地園小區的黨員志愿者、社區網格員,在小區臨時黨支部領導下,以保護居民生命健康為己任,想方設法守護居民祈求平安的心,守住了小區2200多居民人心向背的民意基礎,與廣大居民心心相印、同頻共振、逆行抗疫,取得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階段性勝利。
責任編輯:侯慧敏
1、凡本網注明“來源:互聯網輿情忻州”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互聯網輿情忻州(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與本網簽署相關授權使用協議的單位及個人,應注意該等作品中是否有相應的授權使用限制聲明,不得違反該等限制聲明,且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時應注明“來源:互聯網輿情忻州”。違反前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互聯網輿情忻州)”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網站聯系電話:18295883981 郵箱:hlwyqxz@163.com
熱度排行

推薦
